类别

阿瑟·麦克唐纳

Arthur McDonald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拿大物理学家
英语
英语

阿瑟·麦克唐纳

Arthur McDonald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拿大物理学家
预约

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加拿大勋章获得者、安大略省勋章获得者、新斯科舍勋章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注册工程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生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悉尼市。麦克唐纳拥有达尔豪斯大学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和12个名誉学位。1969-1982年,任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恰克河核实验室研究员;1982-1989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89-2013年,任加拿大金斯顿皇后大学教授一职,同时于2013年成为名誉教授。自1989年以来,一直担任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SNO)主任。麦克唐纳曾获诸多荣誉,包括加拿大荣誉勋章,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与SNO合作获得了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目前,他仍在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地下实验室工作,积极从事中微子和暗物质相关的基础研究。

 

阿瑟·麦克唐纳(1943年8月29日出生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悉尼市),加拿大物理学家,因发现中微子振荡,说明中微子有质量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他一同荣获该奖的还有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Kajita Takaaki)。

 

麦克唐纳毕业于达尔豪斯大学,于1964年和1965年分别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69年他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位于帕萨迪纳市)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他返回加拿大,成为恰克河核实验室(Chalk River Nuclear Laboratories)的博士后研究员,从事核反应研究。1980年他成为高级研究员,1982年离开该实验室,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名教授。

 

20世纪80年代中期,麦克唐纳参与建立了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这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2100米深的镍矿中的中微子探测器,旨在调查来自地球、太阳甚至是超新星的中微子。1989年他成为加拿大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的教授,并成为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SNO)的第一位台长。

 

天文台的建设开始于20实际90年代,它巨大的塑料球形核心充满了一种名为液体闪烁器的特殊液体。当中微子与探测器中的其它粒子相互作用时,它们就会在液体闪烁器中产生光,并被极其敏感的光电倍增管捕获。天文台必须建在地下深处,以避免宇宙线造成的污染,而这并不会对中子穿过2100米的岩层造成任何阻碍。

 

针对太阳中微子问题,有两个提议的解决方案。一是太阳内部的核反应并不会产生中微子。二是中微子的质量其实非常小,即使是有质量的,太阳内部的带点中微子也可能经过振荡转化为涛子中微子和高能介子中微子。和早期的探测器不同,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可以利用重水对所有三类中微子的活动进行监测。

 

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从1999年开始观测中微子,2002年麦克唐纳及其同事发布了观测结果。虽然带电中微子的数量仍然低于预期,但中微子的总数(包括带电中微子、涛子中微子和高能介子中微子)和依据太阳模型预测出的带电中微子数量是一致的。带电中微子经过振荡成为涛子中微子和高能介子中微子。中微子自存在以来就被认为是没有质量的,但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 Pauli)在1930年证明了中微子是有质量的。

 

2013年麦克唐纳成为皇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他因其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包括“加拿大官员荣誉勋章”(2006年)。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麦克唐纳十分关心人工智能等当代新兴技术,并曾在“世界未来科技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显示更多